目录
论著
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呼吸阻塞的效果分析李霞;1-5
达格列净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的影响李彦粉;司婧娜;刘颖颖;焦慧;郭旺苗;梁记华;6-9
奥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效果观察罗若愚;10-13
rhTPO与rhIL-11治疗实体瘤化疗后化疗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及安全性对比张玄;14-17
局部注射维生素C方案预防复杂区域疼痛综合征的效果分析胡明迹;丁辉;汤黎明;陆遥;18-21
托法替布联合传统合成抗风湿药物治疗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宋冬云;刘睿;马锐;郭静;崔璨;22-25
瘦素、瘦素受体水平及基因多态性与川崎病的关联研究晏敏亮;张娟;叶晓敏;李爱民;26-30
临床医学
单纯雾化和雾化联合机械排痰仪治疗支气管肺炎的效果对比林丽音;31-33
腹腔镜与开腹胃癌根治术治疗早期胃癌的效果观察谭文;34-36
重症胰腺炎消化内科的临床治疗效果探究宋志伟;37-39
腹腔镜联合结肠镜手术治疗结直肠肿瘤患者的有效性分析董琳;39-41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夜尿症的改善效果观察闫凯;42-45
孕早期UtA-PI、血清25-(OH)D3及PLGF与子痫前期的关系分析李昀筱;刘婕;45-48
产科剖宫产手术中泌尿系统器官组织损伤的诊治方法分析陈滢;49-51
阴式CY Liu式盆底修复术治疗盆腔器官脱垂的临床效果研究雷玲;王丽娟;郭鹏;陈嫚;52-54
经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常规术式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观察胡丁月;55-57
一次性根管治疗慢性根尖周炎的效果观察刘丹;58-60
半髋关节置换术与PFNA内固定术治疗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对比袁林;60-62
临床检验
X线胸片联合飞利浦多排螺旋CT检查对新生儿肺炎的诊断价值分析周全;63-65
肺结节术前CT引导下新型结节定位针定位临床研究方晓;65-68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孕妇腹部超声检查的特点分析宗璨;69-71
应用磷钨酸-镁沉淀法消除高脂血干扰对生化项目检测的影响李景球;刘文通;李柔纯;72-75
三种方法筛选肠杆菌科细菌产碳青霉烯酶的临床价值比较黄健慈;伍国达;袁治成;76-78
幽门螺杆菌粪便抗原检测法在胃肠疾病中的临床诊断价值研究马艳洁;79-81
PCR检验法和细菌培养法在阴道细菌检验中的效果对比廖丽琴;莫国富;邹毅梅;81-84
TCT与病理活检对早期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病变的诊断价值体会那瀚匀;85-87
血清CCL11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诊断及治疗中的作用研究曾令勇;黄其志;黎荣;甘受益;虞冬辉;钱冉;88-91
术中快速病理诊断技术的优化郑海燕;方庆全;蔡小芬;91-94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联合血涂片细胞形态学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意义蔡建海;95-98
血常规检验中静脉血检验与末梢血检验差异比较姚晓;99-101
药物与临床
艾地苯醌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脑梗死后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与安全性研究王瑾;赵荣华;卑红喆;张尊;102-104
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观察马良;105-107
辛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老年冠心病的效果及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评价王晓宏;108-110
马来酸曲美布汀与伏诺拉生联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郑益清;王裕东;111-113
利妥昔单抗治疗难治性激素耐药型肾病综合征的疗效和安全性李灵婕;114-116
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转移性结直肠癌的疗效观察尚丽明;117-119
炔雌醇环丙孕酮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卵巢巧克力囊肿的临床观察孙迪;120-122
更昔洛韦与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疗效对比张雅楠;123-125
中医中药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分析叶晓伟;126-129
五苓散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分析茹松甲;129-131
肛瘘术后患者应用中药熏洗联合红光治疗的疗效观察刘春晖;132-134
温针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分析程宏;134-137
中西医结合方案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效果探讨何月悦;138-140
药事管理
品管圈在医院药事管理提升药学服务中的应用效果研究吴俊辉;曾炜嫦;谭权辉;黄健荣;周经维;141-145
抗菌药物导向计划对医生抗菌药物处方行为的影响卢妙心;黄晓文;梅小冰;梁晓婷;钟趣霞;146-150
经验交流
社区婴幼儿口腔龋病的影响因素及风险评估分级管理的作用探讨许阿妮;151-155
康复医学
分级运动康复护理方案对稳定性慢性心衰患者心肺功能的影响分析王拓;156-160
慢阻肺缓解期患者行肺呼吸康复治疗的临床意义分析宫国旦;161-163
COPD患者开展呼吸训练的效果探讨陈丽君;164-167
宫颈癌根治术患者术后采取盆底康复锻炼对盆底功能的影响研究侯芳;167-169
功能锻炼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疗效观察李红;170-172
综述
基于“异病同治”探讨脉络通颗粒对胸痹和中风的作用机制李中华;尚津锋;刘欣;173-180